发布时间:2022-06-07 16:20:42
设计为人而生,因此在设计餐饮空间时,一定要以人为本。任何脱离人性需求的设计,都是得不偿失的。然而,人的心理往往是复杂的,不同人的需求也是多元的,在餐厅设计中,设计师就像翻译,他将人们抽象的需求具体化、专业化,用空间语言表现出来,力求达到“信雅达”的境界。
虽然人的就餐心里看似不可捉摸,但经过专家学者孜孜不倦的多年研究,发现人们的就餐心理大体上可以分为下面四种。
一.交往性心理
在某些大型聚会或者宴会中,全体参宴者以交往为目的。家人朋友欢聚一堂,生意伙伴之间互相熟络、应酬,从而形成了热闹非凡的就餐氛围。在这种氛围中,私密性的设计往往可以忽略,不必以明确的界限来划分个人空间。因此餐桌也可以四面临空,均匀布置。
二.观望性心理
在公交车的座位选择中,很多人偏爱最后一排中间那个位置,因为他们觉得,在这个位置上可以睥睨众生,有一种王者风范。同样地,某些人在就餐时也有很强的观望性心理,他们希望餐厅的一切人和事都能一览无余。为了满足这类人的需求,可以设计一个相对开敞的空间,这种空间通常位于餐厅中心,在处理手法上可以采取抬高地面的方式。如某饭馆在餐厅中心设置了一个地面抬高的亭子,亭子中央是一方清澈见底的水池,水池四周分别设置了几张餐桌,在亭子上就餐的人,餐厅的一切风光都能尽收眼底。
三.私密性心理
很多人在就餐时,不希望被打扰,被窥视,更不希望位于视线的焦点。为了迎合这种私密性心理,可以采取隔断的方式。隔断的手法有很多种,典雅的屏风、精致的镂空、高大的绿植、灵动的水体都可以作为分割空间的工具。在大餐厅中,包间也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私密性心理。
四、边界效应心理
社会学家德克.德.琼治发现,在餐厅和咖啡馆中,有靠背或靠墙以及能纵观全局的座位比别的座位更受欢迎。其中,靠窗的座位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。很多人明确表示不喜欢餐厅中间的桌子,希望尽可能得到靠墙或靠窗的位置。可见,在餐厅座位布置时,如果没有特殊情况,应尽量减少四面临空的餐桌,给每一个餐桌一个可以依靠的实体,如墙、窗、柱、隔断、绿化、栏杆、工艺品等。